|
摘要 6月30日至7月2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赴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检查水库群防洪调度工作。李国英强调,要坚持“系统、统筹、科学、安全”原则,立足流域平台,掌握流域水情,面向流域需求,精心精准精细调度运用每一座水库,充分发挥水库群联合调控洪水作用,确保流域防洪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国英先后深入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等梯级水电站,逐一调研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情况特别是水情监测、安全监控和防洪调度情况,逐河段了解防洪对象、标准、能力及需求情况。 李国英要求,充分发挥长江流域防总牵头作用,聚焦防洪、发电、供水、生态等多目标综合调度需求,完善各方利益协调统一的联合调度协作体制机制,深化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系统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不同调度需求统筹,既精准利用好每一方防洪库容,也尽可能不浪费每一方水力资源,实现防洪调度与水力发电等多维调度的系统高效耦合。 李国英强调,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是实现流域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的基础支撑。要加快推进数字孪生长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流域水文监测体系,实现历史数据积累、实时数据同步、未来数据预测的系统集成,着力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全面提升水库群联合调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
|
|
[1] |
叶陈雷, 徐宗学. 城市洪涝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与应用:以福州市为例[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5-11,29. |
[2] |
范光伟, 王高丹, 侯贵兵, 罗朝林. 数字孪生珠江防洪“四预”先行先试建设思路[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24-29. |
[3] |
汪仁杰, 吴怡婷, 曹强. 安徽绩溪县扬之河城区段防汛特征水位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54-57. |
[4] |
钱睿智, 王永东, 薛军, 孙梦醒. 淮河入江水道新民滩控制线行洪能力变化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58-60,65. |
[5] |
陈晓成. 淮河流域颍河“2021.7.20”暴雨洪水特性及防洪调度启示[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61-65. |
[6] |
. 黄淮海地区旱情基本解除[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0-0. |
[7] |
陈文龙, 袁菲, 张印, 刘培. 粤港澳大湾区防洪(潮)对策研究[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1-4. |
[8] |
宋利祥, 张炜, 田兆伟, 胡晓张. 西枝江流域数字孪生与防洪“四预”体系建设与探讨[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12-18. |
[9] |
庞家锋, 林凯荣, 郑炎辉, 夏威. 小流域数字孪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引涌为例[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19-23. |
[10] |
魏永强, 盛东, 董林垚, 谭军, 邱佩. 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30-35. |
[11] |
陈胜, 臧文斌. 区域旱情实时评估方法研究[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36-40,76. |
[12] |
李昌志, 何益平, 刘校林, 张晓蕾, 黄成宇. 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编制简谈——以汨罗江平江段洪水淹没分析与制图为例[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41-48. |
[13] |
韦丽, 何力, 吴智, 袁美龄, 余菁, 王欢, 虞美秀. 江西省10km2及以上河流普查成果分析与评价[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49-53. |
[14] |
. 水利部门全力做好台风“暹芭”强降雨防范工作[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0-0. |
[15] |
. 里运河—高邮灌区——自流灌溉 鱼米之乡[J]. 中国防汛抗旱, 2022, 32(7):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