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期刊
  预发表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下载中心 >>更多
  第十四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征文通知
  2022-2023年度全国典型洪旱过程应对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关于第27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减灾专委会和《中国防汛抗旱》编委会2023年年会通知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2023年特约通讯员会议的通知
  关于第26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第六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2-2023年全国典型洪旱过程总结和监测预报调度抢险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通知
  投稿版权协议
  十三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南昌研讨班
  昆明-24期培训班
  2022年增刊S1电子刊
  第四届智慧水利遥感应用高端论坛论文集
  第五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二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2023年订阅通知
  水利水电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创新 论文集
  智慧水利遥感应用与创新 论文集
  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海报
  城市水安全会议论文集2021
  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订阅流程
  产品名录
  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报告
  风险分享
  第三届水安全与水管理分享
  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体例和排版模板
  中英文摘要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2019年 29卷 5期
刊出日期:2019-05-15

信息化建设
“5·12”防灾减灾日专栏
走进封面
我的防汛生涯
特别关注·第九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
地方行动
工作交流
减灾文化
 
       走进封面
0 溪洛渡水利枢纽——隧洞工程 智慧大坝
在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上,矗立着一座巍峨庞然的大坝——溪洛渡水电站。与三峡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相比,它并非尽人皆知,但是,它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已投产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点,是西南水电开发的典范工程。它地下迷宫般的隧洞和出类拔萃的智能化建设管理系统,让它在世界水电工程建设史上独树一帜。
溪洛渡水电站于2003年8月开始筹建,2007年11月完成大江截流,2013年5月水库开始下闸蓄水、同年7月首台机组发电,2014年6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2015年10月主体工程建设全部完工。
与一般直线形大坝不同,溪洛渡工程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呈弧形,坝顶弧长足足有698米,高285.5米,它巧妙地运用弧形的张力,将水压分别传递给了两侧庞大的山体,靠两岸山体来支撑巨大的水压。为了在峡谷中施工,两岸的山体中开凿出大量的交通、施工隧道,并开凿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电站洞室群,以及最长的泄洪洞和导流洞,所以溪洛渡水电工程又被称为是“隧洞工程”,这是世界水电工程所罕见的。窄河谷、高拱坝、巨泄量、多机组、大洞群、高抗震,溪洛渡工程多项关键技术超出世界已有经验,综合技术难度居世界最高水平。
一提起大坝,人们最先的反应就是一座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庞然大物。但是溪洛渡工程不仅拥有钢筋铁骨的坝身,而且首创了大坝智能化建设管理系统平台,可以第一时间自动获取资料,展开跟踪反演分析,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预测,指导大坝的现场施工。溪洛渡工程开启了数字工程的先河,并藉此获得有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
溪洛渡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功能,水库总库容126.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46.5亿立方米,通过合理调度,可使川渝河段沿岸的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防洪标准显著提高;配合三峡工程联合防洪,可减少长江中下游遇大洪水时的超额洪量,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以来,共减少向下游输沙近5亿吨,占同期来沙量的90%以上,有效减少了三峡水库库尾重庆港的泥沙淤积,为三峡水库的长期使用和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保驾护航。
溪洛渡水电站不仅代表了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的最高水准,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水利建设强劲的创新实力。
2019 Vol. 29 (5): 0-0 [摘要] ( 784 ) HTML (1 KB)  PDF  (0 KB)  ( 470 )
       特别关注·第九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
1 珠江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
谢志强
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自2011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为防汛抗旱减灾领域一年一度的信息化科技盛会,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同。2019年4月,第九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论坛以“数据驱动智能知识助力未来”为主题,聚焦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交流探讨了新时期我国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需求与发展状况,分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防汛抗旱减灾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及典型案例,展示了防汛抗旱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汇集分享了部分专家领导在论坛上的演讲成果,内容涉及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国际灾害管理信息化趋势及对我国灾害管理信息化的借鉴,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流域水工程智慧调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的水文模型理论、水文测控系统、洪水实时分析技术以及省级水旱灾害防御调度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以飨读者。
2019 Vol. 29 (5): 1-2 [摘要] ( 732 ) HTML (1 KB)  PDF  (0 KB)  ( 640 )
3 水文气象大数据分析与网络洪涝灾害预警平台探讨
林炳章
2019 Vol. 29 (5): 3-3 [摘要] ( 803 ) HTML (1 KB)  PDF  (0 KB)  ( 650 )
4 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
郭良
2019 Vol. 29 (5): 4-5 [摘要] ( 786 ) HTML (1 KB)  PDF  (0 KB)  ( 651 )
5 国际灾害管理信息化趋势及对我国灾害管理信息化的借鉴
邹积亮
2019 Vol. 29 (5): 5-6 [摘要] ( 736 ) HTML (1 KB)  PDF  (0 KB)  ( 650 )
6 基于高稳、高速计算的洪水实时分析技术
宋利祥
2019 Vol. 29 (5): 6-7 [摘要] ( 781 ) HTML (1 KB)  PDF  (0 KB)  ( 642 )
7 基于融合通信的省级水旱灾害防御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徐永兵
2019 Vol. 29 (5): 7-8 [摘要] ( 823 ) HTML (1 KB)  PDF  (0 KB)  ( 644 )
8 流域水工程智慧调度实践与思考
黄艳
2019 Vol. 29 (5): 8-9 [摘要] ( 751 ) HTML (1 KB)  PDF  (0 KB)  ( 630 )
10 充分发挥水利信息化中水文测控系统的作用敏
臧敏
2019 Vol. 29 (5): 10-10 [摘要] ( 785 ) HTML (1 KB)  PDF  (0 KB)  ( 644 )
11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新一代水文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预警中的应用
刘昌军
2019 Vol. 29 (5): 11-11,22 [摘要] ( 902 ) HTML (1 KB)  PDF  (0 KB)  ( 731 )
12 对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与信息化实现的思考
金兴平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79
在总结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的基础上,从分析流域综合调度目标和调度对象节点及其与之相应的预报节点等需求入手,提出构建流域水模拟系统;从水库群的规划设计、联合运用和实时调度3个层面,按照集总与解耦相结合的思路,构建流域联合调度体系;采用参数化和模型化方法,建立调度规则库;采用基于接口服务的框架体系,将各个节点的预报模型(方案/算法)和调度模型(调节计算/优化算法)等计算模型封装成模拟器,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引入计算机机器学习,建立预报调度案例库;最后提出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以防洪调度和水量(包括生态水量)调度为主体,集水生态调度、泥沙调度、应急调度等多目标为一体的综合调度支持系统。
2019 Vol. 29 (5): 12-17 [摘要] ( 14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017 )
18 人工智能在防汛应急指挥中应用的初步构想
王毅, 薛爽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47
随着新的政府机构改革转隶,防汛指挥和工作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基于水利专业的防汛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基于综合应急的防汛工作需要,必然要在新的技术基础和机构改革中建立基于智能技术、大数据应用和应急工作需要的智能防汛应急综合业务系统。介绍了北京市防汛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智能决策、智能指挥、智能调度几个层面系统分析了防汛智能化业务需求,构建智能防汛指挥系统初步框架,就人工智能在防汛应急指挥中的应用提出建设任务和推进设想。
2019 Vol. 29 (5): 18-22 [摘要] ( 1279 ) HTML (1 KB)  PDF  (0 KB)  ( 1016 )
       地方行动
23 北京市:新使命 新担当 新作为 全力以赴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北京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总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引,进一步“转观念、抓统筹、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强化水旱灾害防御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洪水预报预警、防洪调度和应急抢险技术支撑,细化工作职责和防御措施,全力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保障城市供排水安全。
2019 Vol. 29 (5): 23-24,31 [摘要] ( 825 ) HTML (1 KB)  PDF  (0 KB)  ( 552 )
25 河北省:厘清职责 明确任务 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机构改革后,水利部门防汛抗旱工作的职责是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和防御洪水应急抢险技术支撑,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依然重大、任务依然艰巨。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河北省水利厅紧扣国家确定的水旱灾害防御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厘清职责,明确任务,扎实做好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19 Vol. 29 (5): 25-26 [摘要] ( 693 ) HTML (1 KB)  PDF  (0 KB)  ( 462 )
27 黑龙江省:科学谋划 周密部署 全力做好2019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19年以来,黑龙江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按照省水利厅党组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的“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的工作目标,立足机构改革后水旱灾害防御新职责、新任务,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按阶段全力推进2019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19 Vol. 29 (5): 27-28 [摘要] ( 670 ) HTML (1 KB)  PDF  (0 KB)  ( 461 )
29 福建省:立足过渡 保持防汛“五个不变”全力做好2019年防汛备汛工作
2019年是福建省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关键之年,也是省、市、县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做好2019年防汛防台风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确保机构改革过程中防汛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要求,严格推进改革,积极有序做好工作衔接,对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设置过渡期,暂定1年。过渡期内防汛抗旱工作保持“五个不变”(省、市、县3级防汛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不变,指挥机构不变,办事机构不变,工作队伍人员力量不变,日常工作不变)
2019 Vol. 29 (5): 29-31 [摘要] ( 704 ) HTML (1 KB)  PDF  (0 KB)  ( 471 )
32 江西省:唱响做实总基调 全力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19年江西省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比往年提前28 d进入汛期,据水文部门预报,“五河”及鄱阳湖属中水偏高年份,赣江上游、抚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大,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江西省水利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细化防御措施,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奋力夺取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胜利。
2019 Vol. 29 (5): 32-33 [摘要] ( 682 ) HTML (1 KB)  PDF  (0 KB)  ( 455 )
34 广东省:坚持改革创新 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19年是我国深化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做好2019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广东省水利厅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机构改革和重点工作两手抓,从“立足最不利的情况,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出发,全力以赴做好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9 Vol. 29 (5): 34-35 [摘要] ( 686 ) HTML (1 KB)  PDF  (0 KB)  ( 465 )
3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措并举 扎实做好2019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19年,按照机构改革后新的水旱灾害防御职能定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主动适应形势、明确定位,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强化风险意识,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洪水监测预警、水工程运行管理调度、水毁工程修复、隐患排查整治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9 Vol. 29 (5): 36-37 [摘要] ( 779 ) HTML (1 KB)  PDF  (0 KB)  ( 543 )
       信息化建设
38 天气雷达业务应用系统在海河流域的建设及应用
王旭东, 魏琳, 杨学军, 仲晓林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12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海河流域天气雷达应用系统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系统构建了统一的雷达专业数据库,将海河流域16部雷达进行组网拼图处理,并根据实时降雨数据率定雷达参数,找出适合流域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技术方法,并根据海河流域防汛工作需求,进行雷达服务软件定制开发。介绍了系统组成及试运行情况,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建议,为天气雷达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9 Vol. 29 (5): 38-40 [摘要] ( 1292 ) HTML (1 KB)  PDF  (0 KB)  ( 1066 )
41 浅谈浑河闸水平位移变形自动监测分析系统
谢海亮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010
位于浑河中下游的浑河闸工程担负着沈阳市的防洪、灌溉、景观蓄水等重要作用,其工程安全十分重要。通过浑河闸水平位移变形自动监测分析系统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测量精度,避免了人为误差,节省了工作人员,为浑河闸工程的管理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为类似水闸工程采用自动监测分析系统提供了参考。
2019 Vol. 29 (5): 41-43 [摘要] ( 1047 ) HTML (1 KB)  PDF  (0 KB)  ( 848 )
       “5·12”防灾减灾日专栏
44 舟艇倾覆紧急自救、互救方法探究——广西桂林“2018.4.21”龙舟翻沉事故案例分析
吴晓波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153
近年来,随着国内舟艇竞渡运动的火热开展,龙舟赛、漂流等水上运动广受欢迎,但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以广西桂林“2018.4.21”龙舟翻沉事故为例,分析了水上运动(含水上救援行动)安全事故原因、预防和救护的原则,对参与水上活动的组织指挥、操作人员基本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就舟艇倾覆前后的处置措施、落水后的自救方法以及徒手水下救生方法进行了探究。
2019 Vol. 29 (5): 44-47,66 [摘要] ( 1070 ) HTML (1 KB)  PDF  (0 KB)  ( 807 )
48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经验与启示
陆继锋, 曹梦彩, 陶玟杉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287
日本在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方面构建了行政主体为主导,新闻媒体、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依托现代化手段,借助教材、卡片指南等媒介,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加强基地场馆建设,并组织了行之有效的应急防灾演练,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我国的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日本的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对于我国的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2019 Vol. 29 (5): 48-53 [摘要] ( 1434 ) HTML (1 KB)  PDF  (0 KB)  ( 1068 )
       工作交流
54 陕西沋河水库除险加固方案及成效分析
高杰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077
“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三大主要任务,河流水域纳污容量的提升、河湖黑臭水体的治理及河道不断流、湖泊不干枯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基础保障。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可恢复和增加水库调蓄能力和蓄水量,为提升河湖水域纳污能力、治理黑臭水体和确保河道不断流、湖泊不干枯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以沋河水库除险加固为例,按照河长制要求,提出结合加固、通过加坝等方式使病险水库在防洪达标、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扩容,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供水资源保障。
2019 Vol. 29 (5): 54-56 [摘要] ( 1301 ) HTML (1 KB)  PDF  (0 KB)  ( 973 )
57 辽宁省防御201810号台风“安比”工作实践
路广平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13
201810号台风“安比”于7月24—26日影响辽宁西部地区,给当地带来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形成暴雨洪水影响。对台风“安比”对辽宁省影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分享了辽宁省在台风防御过程中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部门协作、有效落实责任和措施的经验,并针对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了防御台风的工作思路。
2019 Vol. 29 (5): 57-59 [摘要] ( 1124 ) HTML (1 KB)  PDF  (0 KB)  ( 955 )
       减灾文化
60 宁夏引黄古灌区流润千秋
陆超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226
宁夏引黄古灌区位于黄河前套地区,始于秦汉屯垦,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上游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引黄灌区。阡陌纵横、密如网织的引黄灌溉渠系覆盖着广袤的宁夏平原,历经各个朝代的开凿延伸,它的历史与所形成的文化是黄河文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概述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沿革,解析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以期进一步推进引黄古灌区遗产发挥更好的水文化传承、宣传作用。
2019 Vol. 29 (5): 60-62 [摘要] ( 1031 ) HTML (1 KB)  PDF  (0 KB)  ( 849 )
       我的防汛生涯
63 防汛抗旱印象及体会
纪冰
2019 Vol. 29 (5): 63-66 [摘要] ( 740 ) HTML (1 KB)  PDF  (0 KB)  ( 654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4008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706    投稿热线:010-68781008    订阅热线:010-68781624  68781887    
网站事宜:010-68781819    E-mail: cfdm2006@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