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期刊
  预发表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下载中心 >>更多
  第十四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征文通知
  2022-2023年度全国典型洪旱过程应对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关于第27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减灾专委会和《中国防汛抗旱》编委会2023年年会通知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2023年特约通讯员会议的通知
  关于第26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第六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2-2023年全国典型洪旱过程总结和监测预报调度抢险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通知
  投稿版权协议
  十三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南昌研讨班
  昆明-24期培训班
  2022年增刊S1电子刊
  第四届智慧水利遥感应用高端论坛论文集
  第五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二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2023年订阅通知
  水利水电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创新 论文集
  智慧水利遥感应用与创新 论文集
  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海报
  城市水安全会议论文集2021
  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订阅流程
  产品名录
  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报告
  风险分享
  第三届水安全与水管理分享
  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体例和排版模板
  中英文摘要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2019年 29卷 7期
刊出日期:2019-07-15

走进封面
我的防汛生涯
地方行动
研究探讨
工作交流
山洪灾害防治
他山之石
 
       走进封面
0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千里淮河 入海为安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新征程。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历史上的淮河是各类水患灾害频繁发生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再加上黄河夺淮裹挟大量泥沙壅塞河道和坡塘,抬高了入海河床,堵塞了入海通道,稍有暴雨便洪水泛滥。直至新中国成立前,淮河两岸和下游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人民每年都在为此付出生命和财产代价。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组织和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在下游扩大水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淮河洪涝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1991年夏,淮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全流域耕地成灾6024万亩,受灾人口542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此次大洪水后,淮河流域开始了以治淮19项骨干工程为重点的治淮工程体系建设,其中,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治淮工程体系中的一项代表性工程,是进一步打通淮河洪水入海通道,根本解决淮河下游洪水威胁的一项关键工程。
其实,针对淮河开辟淮河入海水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从议论到规划、论证、实施,前后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于1998年10月动工兴建,2003年6月完成。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长163.5千米。除干河外,还建设有二河、淮安、淮阜、滨海、海口五大枢纽控制工程,设计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秒,远期规模将达到设计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秒。
大运河立交地涵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淮安枢纽的主体工程,造型先进、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工程。大运河立交工程在施工中,成功实施了大面积软基开挖、超大型深基坑深井降排水和地涵薄壁混凝土施工,尤其是10万立方米结构长度超极限的薄壁混凝土防裂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功应用,使立交地涵混凝土未出现一条裂缝,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先后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等,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获评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彻底解决了淮河下游洪水出路问题,为淮河两岸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2019 Vol. 29 (7): 0-0 [摘要] ( 871 ) HTML (1 KB)  PDF  (0 KB)  ( 554 )
       山洪灾害防治
1 重庆市复兴河小流域山洪灾害降雨驱动指标预警模型研究
彭万兵, 赵东, 黄尔, 王协康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044
暴雨山洪灾害防御地区降雨-流量-水位关系复杂多变,而预警模式常以成灾水位倒推降雨条件,难以全面真实反映内在的降雨产流响应过程。以重庆市复兴河小流域山洪灾害调查为基础,采用降雨驱动指标法,充分考虑降雨强度、降雨量与前期降雨量耦合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以降雨强度和有效累计降雨量关系的预警模型,与以往的暴雨洪水及山洪成灾事件作为比对,提出了降雨驱动指标2 000作为立即转移指标、1 800作为预警指标的村级山洪灾害预警模型,为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9 Vol. 29 (7): 1-4 [摘要] ( 13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078 )
5 云南昭通市“2016.7.5”山洪灾害成因及对策分析
王东升, 袁树堂, 罗丽艳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154
2016年7月5日,云南昭通市遭遇300年一遇暴雨,发生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从暴雨、洪水、产汇流、自然地理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昭通市"2016.7.5"山洪灾害成因,提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恢复,开展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排查,划定不同级别山洪威胁区、安全避险路线及安全避险区,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主动避险宣传教育,加强山洪灾害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报送质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等山洪灾害防治及减灾对策。
2019 Vol. 29 (7): 5-10 [摘要] ( 1392 ) HTML (1 KB)  PDF  (0 KB)  ( 1086 )
11 基于调查数据的县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罗日洪, 唐造造, 黄锦林, 王立华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192
以县域为单元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前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和承灾因子,采用GIS工具进行提取与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基于加权综合法叠加各图层获得山洪灾害风险图,根据调查的历史山洪灾害数据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以海南三亚市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藤桥河、三亚河、宁远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和易损区域。
2019 Vol. 29 (7): 11-15,28 [摘要] ( 1355 ) HTML (1 KB)  PDF  (0 KB)  ( 1088 )
16 甘肃省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方案初探
彭倩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248
以甘肃省天祝县三岔沟、石门沟小流域实施的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了两套建设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的地区适宜推广三岔沟小流域采用的"新型小流域山洪入户预警系统"预警方式,在山大沟深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适宜推广石门沟小流域采用的"预警平台+简易站+无线广播+显示屏"预警方式,为其他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治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2019 Vol. 29 (7): 16-19 [摘要] ( 13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095 )
20 广东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集成与审核汇集工作总结及建议
张鹏, 孙秀峰, 彭海波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225
介绍了广东省山洪灾害防治调查评价集成与审核汇集工作背景、任务及采用的主要工作方法。按照审核汇集工作的审核方法,对广东省80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进行总结,调查成果基本完整,分析评价主要成果基本符合当地实际。针对审核汇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供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参建单位参考。
2019 Vol. 29 (7): 20-23 [摘要] ( 1342 ) HTML (1 KB)  PDF  (0 KB)  ( 1074 )
       研究探讨
24 贵州省夹岩水源枢纽工程2018年防洪度汛措施分析
文志颖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30
夹岩水源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4 m,该枢纽工程2018年防洪度汛采用10年一遇全年洪水标准,主要利用上下游围堰挡水、导流洞过流。上游围堰为不过水碾压式土工膜心墙堆石围堰,最大堰高44.5 m,最大库容9 489万m3。针对该枢纽工程2018年防洪度汛严峻形势,从防洪度汛标准、工程措施、组织措施、监测手段及应急预案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从而达到确保工程2018年安全度汛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目的。
2019 Vol. 29 (7): 24-28 [摘要] ( 1083 ) HTML (1 KB)  PDF  (0 KB)  ( 856 )
29 辽宁省大洋河流域暴雨洪水特征分析
叶天舒, 金鑫, 蔡涛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129
大洋河流域处于辽宁省暴雨洪水的频发区,介绍了大洋河流域概况,系统分析了流域内致灾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和综合雨洪特征,进行了暴雨洪水分区,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为该地区防洪决策、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水资源规划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
2019 Vol. 29 (7): 29-32 [摘要] ( 1309 ) HTML (1 KB)  PDF  (0 KB)  ( 1071 )
33 防汛指挥图编制方法研究
朱光华, 林长荣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279
防汛指挥图由福建省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是实现福建省防汛决策挂图指挥的重要一环。防汛指挥图是新事务,无现成的模式。结合防汛指挥图编制技术要求的制定,研究提出了防汛指挥图编制方法,包括防汛指挥图要素分类、防汛专题要素内容及图符号设计、样式图设计等,该编制方法已在福建全省得到应用。
2019 Vol. 29 (7): 33-37 [摘要] ( 1163 ) HTML (1 KB)  PDF  (0 KB)  ( 926 )
38 山东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标准研究与应用
刘志峰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14
为规范山东省涉河建设项目技术审查工作,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通用的各类涉河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标准。介绍了该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研究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最终研究成果,并通过具体应用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实施效果,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山东省涉河建设项目技术审查工作、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后续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9 Vol. 29 (7): 38-41,46 [摘要] ( 1002 ) HTML (1 KB)  PDF  (0 KB)  ( 761 )
       工作交流
42 上海市防汛工作实践和成效
章震宇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85
近年来,上海市成功抵御了多次灾害的侵袭,确保了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抓住机构改革防汛职能转移的契机,分析新形势、新挑战,发挥"1+1>2"的叠加优势,通过完善机制、落实责任、补足短板、协调推进,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有序运行。
2019 Vol. 29 (7): 42-46 [摘要] ( 1399 ) HTML (1 KB)  PDF  (0 KB)  ( 1101 )
47 浙江省2019年防汛抗旱工作实践
胡尧文, 梁威, 吕乐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109
2019年是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后全面履职第一年,各级防汛部门主动抓好工作衔接,坚持边组建、边完善、边防范,扎实防汛备汛,全力防范灾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重点阐述了机构改革后浙江省防汛抗旱工作的做法,并提出了重点推进工作的意见。
2019 Vol. 29 (7): 47-49 [摘要] ( 1902 ) HTML (1 KB)  PDF  (0 KB)  ( 1092 )
50 新时期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思考
徐尧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60
2018年机构改革后,水利部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职能职责发生了重大转变,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风险评估处置成为主要工作任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和新的困难,从四川省实际工作角度出发,从机制体制、学科发展、技术提升、服务和公众化方面给出了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
2019 Vol. 29 (7): 50-52,58 [摘要] ( 1394 ) HTML (1 KB)  PDF  (0 KB)  ( 1079 )
       他山之石
53 2018年日本肱川水库调度运用和泄洪预警案例研究
何秉顺, 陈尧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9081
2018年7月,日本遭受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暴雨洪水过程中,日本爱媛县肱川(河流名)的野村水库、鹿野川水库进行了非常运用,库水位均超过了防洪高水位,水库泄洪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造成了2座水库下游城镇泛滥和财产损失。事后,日本国土交通省和地方土地整备部门分别组织了共计7轮的检讨总结会议。比较而言,日本在基于中期降雨预报进行预泄、洪水过程中短临降雨和水情预报应用提前预警、泄洪预警系统建设、多部门合作传达预警信息等方面对我国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2019 Vol. 29 (7): 53-58 [摘要] ( 14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102 )
       地方行动
59 山东省:超前谋划 精心部署 全力做好2019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19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对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早着手、精心准备,强化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水平,防汛抗旱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019 Vol. 29 (7): 59-60 [摘要] ( 778 ) HTML (1 KB)  PDF  (0 KB)  ( 535 )
61 四川省:建机制 强基础 抓重点 全力打好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开局战
四川水旱灾害易发多发,做好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目标,立足机构改革后水旱灾害应急应对新职责、新任务,建机制、强基础、抓重点,统筹推动新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应急基础能力,紧抓水旱灾害应急救援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应急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9 Vol. 29 (7): 61-62 [摘要] ( 709 ) HTML (1 KB)  PDF  (0 KB)  ( 468 )
       我的防汛生涯
63 结缘防汛终不悔 降龙伏魃苦犹甜
梅青
梅青,四川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四川省乐山市水利局副局长兼防汛办主任,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防汛办主任等职务。任职期间,主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防洪规划编制及实施、太湖流域防洪及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太湖局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等工作。
2019 Vol. 29 (7): 63-66 [摘要] ( 718 ) HTML (1 KB)  PDF  (0 KB)  ( 636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4008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706    投稿热线:010-68781008    订阅热线:010-68781624  68781887    
网站事宜:010-68781819    E-mail: cfdm2006@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