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期刊
  预发表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下载中心 >>更多
  第十四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征文通知
  2022-2023年度全国典型洪旱过程应对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关于第27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减灾专委会和《中国防汛抗旱》编委会2023年年会通知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2023年特约通讯员会议的通知
  关于第26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第六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2-2023年全国典型洪旱过程总结和监测预报调度抢险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通知
  投稿版权协议
  十三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南昌研讨班
  昆明-24期培训班
  2022年增刊S1电子刊
  第四届智慧水利遥感应用高端论坛论文集
  第五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二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2023年订阅通知
  水利水电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创新 论文集
  智慧水利遥感应用与创新 论文集
  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海报
  城市水安全会议论文集2021
  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订阅流程
  产品名录
  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报告
  风险分享
  第三届水安全与水管理分享
  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体例和排版模板
  中英文摘要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2022年 32卷 5期
刊出日期:2022-05-15

“5·12”防灾减灾日专栏
走进封面
要闻聚焦
特别关注
研究探讨
工作交流
 
       要闻聚焦
0 李克强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王勇出席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防汛抗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在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汛期,必须丝毫不能松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各项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面压实各方责任,抓紧完善预案,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响应水平,保证抢险物资充足到位,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层应急能力短板。树牢底线思维,狠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城市洪涝、山洪、台风等防御,必要时及时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国家防总、各流域防总和省级防指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坚决防范应对重大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务委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王勇4月14日出席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严密防范应对各类水旱灾害,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王勇指出,当前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入汛,各地区各有关方面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逐级压紧压实责任,狠抓措施落细落地。要强化各类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紧盯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和山洪、台风等重大风险,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隐患,抓紧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实战化演练,及时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尽最大努力防范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要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加快补齐防汛排涝工程设施短板弱项,统筹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提升基层应急处突能力,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418 ) HTML (1 KB)  PDF  (0 KB)  ( 158 )
0 水利部会商部署华南等地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5月12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防汛会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安排部署华南等地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李国英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提前做足做细做实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坚决打赢暴雨洪水防御硬仗。国家防总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参加会商。
李国英要求,要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滚动预测预报和分析研判,依据预报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提早落实防范应对措施。要科学调度珠江流域北江、东江、韩江等主要江河骨干水库,有效拦蓄上游来水,避免江河发生编号洪水,为下游沿江城市防洪排涝创造有利条件。要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早发布预警,确保预警信息直达防御一线、直达相关责任人,及时撤离受威胁人员,做到应撤必撤、应撤尽撤、应撤早撤。强降雨区病险水库和中小水库要落实各项防御措施,“三个责任人”迅速上岗到位,病险水库一律空库运行,水库溢洪道务必保持畅通,确保水库不垮坝。要做好暴雨区内城市内涝防御,畅通城市排洪排涝河道,保障防洪安全。要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充分发挥水库拦蓄作用,加强堤防巡查防守,提前转移受威胁区域人员。要充分发挥流域防总组织、指挥、监督、协调的作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加强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防洪的统筹协调,做到统一指挥调度、流域协调联动、科学有序防控。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305 ) HTML (1 KB)  PDF  (0 KB)  ( 156 )
0 水利部专题部署2022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4月26日,水利部召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防汛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分析研判山洪灾害形势,安排2022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伟平指出,2021年水利部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四预”措施,加强风险排查整治,及时发布预警,妥善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发,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件仍然时有发生,防御工作仍存在局地极端暴雨天气监测预报精度不高、社会化预警信息覆盖面不足、防御预案不完善、部分干部群众避险自救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等短板和薄弱环节,防御任务艰巨。
刘伟平强调,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意义重大。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记“国之大者”,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审慎对待山洪灾害风险,真正将工作责任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加强项目建管,优化建设流程,强化进度控制和监督管理,高效有序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着力夯实防御基础。三是强化“四预”措施,加强山洪灾害风险预报,深入推进精准预警,督促指导基层政府做好转移避险演练,及时修订完善县乡村三级防御预案,牢牢把握山洪防御主动权。四是科学划定转移区域,督促指导基层政府逐河、逐村、逐户、逐人落实人员转移方案和措施,坚决果断转移,做到应撤必撤、应撤早撤、应撤尽撤、不落一人。五是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风险排查整治,紧盯薄弱环节,深入查漏补缺,组织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检查检修,确保高效可靠运行。六是严格落实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职责,提请基层政府健全防御责任机制、动员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一旦发生山洪灾害及时有效处置。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295 ) HTML (1 KB)  PDF  (0 KB)  ( 159 )
0 黑龙江干流全线开江嫩江松花江黑龙江防凌工作顺利结束
5月6日23时,黑龙江干流开库康江段(塔河县)开江。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均已全线开江,开江期间凌情平稳,除局部江段一度发生流凌卡塞,没有发生大的险情灾情,防凌工作顺利结束。
今年东北江河凌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前期封江偏晚。嫩江、乌苏里江、黑龙江干流首封日期比历年平均分别偏晚7 d、8 d、10 d,松花江干流依兰江段历史上首次未封冻。二是开江水位偏高。与历年平均开江水位相比,嫩江干流偏高0.10~1.58 m,松花江干流偏高0.70 ~1.47 m,黑龙江干流偏高0.37~2.22 m。三是多处发生流冰堆积。黑龙江干流上马厂站、三合站、鸥浦站、呼玛站、洛古河站、北红站等局部发生流冰堆积,均自然冲开。
水利部高度重视北方河流防凌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多次作出批示,有针对性安排部署防凌工作。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开江期间,水利部加强监测预报、会商研判和值班值守,组织指导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和黑龙江省水利部门,精细调度嫩江尼尔基、松花江大顶子山、牡丹江莲花等重要水工程,全力加强工程巡查防守,确保防凌安全。
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认真落实防凌责任,强化各项措施,全力保障防凌安全。一是周密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坚决扛起防洪保安政治责任。省水利厅多次组织召开防凌会商会和防凌调度会,深入分析研判防凌形势,对重点地区防凌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压实责任。提前发出防凌工作通知,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市、县、乡(镇)、村(屯)行政和技术责任人。督促包保干部驻乡驻村值守,深入沿江乡镇村屯监督指导防凌工作。加强24 h联合防凌值班,实时掌握各地防凌动态,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三是强化防凌措施。及早完成黑龙江干流等水毁修复,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制定了防凌预案。组织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上游6个市(县)对易形成冰坝卡塞江段实施主动防凌破冰,爆破区域涉及19处,爆破长度共计45.8 km,为历年最长,同时结合莲花水电站等调控流量,为黑龙江、松花江顺利开江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289 ) HTML (1 KB)  PDF  (0 KB)  ( 155 )
0 水利部启动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及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按照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4月20日,水利部召开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启动视频会议,部署启动新一轮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魏山忠指出,上一轮流域防洪规划在实施大规模江河防洪治理、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抵御洪涝灾害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得到较好完成,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随着上一轮流域防洪规划实施期即将到期,流域防洪减灾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十四五”期间,在继续全面完成好上一轮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亟需按照“三新一高”要求,开展新一轮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擘画流域防洪治理的新蓝图。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新一轮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规划修编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洪涝灾害防治工作提供规划依据。
魏山忠强调,新一轮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以流域为单元,准确把握洪水发生和演进规律,统筹蓄滞泄关系,优化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总体布局,以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增强洪水调蓄能力、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为重点,构建高质量、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补齐防洪减灾短板,强化洪涝灾害风险管控,大幅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防洪安全保障。规划修编工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生态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治理,坚持底线思维、综合防控,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力求在规划理念、方法、布局、方案上,有突破、有创新、有亮点。
魏山忠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水利部印发的《关于开展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及任务书要求,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在全面做好上一轮流域防洪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一轮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重点,深入分析流域洪涝灾害新特点,全面把握防洪安全保障新需求,系统谋划流域防洪减灾新方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健全流域防洪风险管控措施,构建流域防洪规划数字“一张图”。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组织推动,做好规划衔接,强化工作保障,确保质量进度,扎实做好新一轮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工作。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2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58 )
0 水利部安排部署2022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4月15日,水利部召开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分析研判水库安全度汛形势,安排2022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防总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参加会议。
李国英强调,水库安全,事关生命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确保安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时刻绷紧水库安全这根弦,狠抓责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确保水库不垮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出水利贡献。
李国英指出,据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水库安全度汛面临重大考验。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意识,精准聚焦水库安全度汛短板弱项,全力做好今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要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每一座水库都必须落实安全运行管理责任,细化实化汛前准备、汛期应对等各项防范措施。要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预警信息发布要直达一线、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水库“三个责任人”,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科学精细调度运用水库。要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逐库落实限制运用措施,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要健全水库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水库隐患排查和整改,细化实化防洪调度方案,满足实际需要。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巡查防守,提前预置抢险队伍、料物和设备,提前组织做好水库险情影响范围内人员转移避险,做到应撤尽撤、应转早转、不落一人。要细化落实防汛措施,强化在建工程、淤地坝安全度汛。要聚焦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履职和“三个重点环节”措施落实、大中型水库防洪调度运用和汛限水位执行等加强监督检查,对因责任不落实、调令不执行、处置不及时等问题,造成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人员,中国三峡集团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283 ) HTML (1 KB)  PDF  (0 KB)  ( 156 )
       走进封面
0 汉中三堰——千秋滋润北国江南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河流众多,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自秦汉以来,在汉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先后建有100多处引水堰坝,构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发挥灌溉效益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有“汉中三堰”之称的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汉中三堰建筑科学合理,是因地制宜的灌溉引水工程杰作。
山河堰又称萧曹堰。宋《山河堰赋》碑载:“山河堰盖汉相国酂侯(萧何)、懿侯(曹参)之所肇创”。其后历代不断扩修,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对山河堰“踵迹增筑”。北宋祥符年间知府许逖:“疏浚旧堰,采木石修之,堰成,岁大丰。”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吴拱、杨政等驻守汉中期间对山河堰屡次修复改造,灌田23万亩,开创了山河堰灌溉史上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山河堰亦屡次修复加固,以确保堰渠牢固和畅通,且承袭沿用宋代河堰管理制度,全堰有总理,支渠有首士,各堰有堰长,田间渠道还有小甲,各负其责,违反堰规则按有关条款予以惩处。1942年褒惠渠建成后,山河堰诸堰并入褒惠渠灌区。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后,原山河堰灌区纳入石门南干渠灌溉范围。
五门堰因渠首横列五洞进水,故名五门堰。五门堰工程规模宏大,拦河坝长374米,坝高1.2米,坝顶平台宽2.5米,坝坡宽15米。渠首五洞下500米处,设有进水龙门2孔,退水龙门4孔,可控制水量;渠堰引水堰坝与河道斜交成55°夹角,不与主流顶冲,巧妙地减小了洪水的冲刷侵害,在堰坝上游自然形成的夹心滩,缓解了洪水对引水五洞的冲击力;引水五洞正对主流,取水十分便利;五洞后的引渠宽阔平缓,末端设有冲沙闸,科学解决了干渠淤积问题。后经元、明、清历朝数次大规模扩建,建成灌溉渠道百余里、分水洞湃36处,浇田5万余亩。五门堰灌溉管理严密有序,专设堰首和洞湃堰长总理堰务,设立制度,勒碑示禁。1948年,湑惠渠建成,五门堰大部并入湑惠渠灌区。
杨填堰宋代以前称张良渠。宋乾道五年抗金名将开国侯杨从仪“知洋州时,葺筑杨填堰,大兴水利,溉洋州、城固农田五千顷”。百姓感其恩,改称为杨填堰。明万历二十三年,城固、洋县知县共同议决,仿五门堰做法进行改造,形成新的灌溉格局,灌溉面积达2.5万亩。清康熙年间,为解决灌溉纠纷,汉中知府滕天绶主持制定了“分工约”和“分水约”,成为区域性的灌溉法,在维系灌溉秩序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湑惠渠建成后,灌区大部并入湑惠渠灌区,现灌溉城固、洋县农田1.15万亩。
汉中三堰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更替和无数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较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滋润着汉中一方水土,使汉中盆地成为丰饶的粮食产区、被誉为西北“小江南”。新中国成立以后,汉中三堰的古堰、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经过修缮、扩建,这个古老的水利工程重新焕发青春。2017年,汉中三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2 Vol. 32 (5): 0-0 [摘要] ( 312 ) HTML (1 KB)  PDF  (0 KB)  ( 158 )
       特别关注
1 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水模拟与分析
姚远, 曲伟, 柴福鑫, 吕娟, 刘昌军, 徐卫红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56
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流域洪水等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全面反演分析郑州“7·20”特大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过程,通过选定位于郑州市的典型流域贾鲁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结合实地调查基础上,构建了基于HEC-HMS模型的郑州市贾鲁河流域水文模型,对“7·20”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水过程进行了复盘,并分析了暴雨的分布情况及流域内各大支流的径流贡献量,此外采用水量平衡理论计算分析了城区积滞水量。结果表明,本次特大暴雨具有降雨量级大、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的特点,2021年7月19-22日流域累计降雨量9.98亿m3,面平均雨量达495.24 mm,暴雨中心位于二七区;索须河得益于水库联合调度,径流量较小(0.10亿m3),金水河和潮河的径流量最大(0.21亿m3和0.24亿m3);城区积滞水量约1.40亿m3,平均积滞水深度约为0.37 m。研究可为城市洪涝灾害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2022 Vol. 32 (5): 1-4,10 [摘要] ( 1061 ) HTML (1 KB)  PDF  (0 KB)  ( 224 )
5 郑州主城区2021年“7·20”特大暴雨洪涝特征及应对策略
徐卫红, 刘昌军, 吕娟, 柴福鑫, 曲伟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40
2021年7月17-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形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郑州市受灾最为严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占全省的95.5%,主城区更是发生了地铁5号线亡人事件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在摸清郑州市主城区洪涝来源、防洪排涝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7·20”特大暴雨、洪水、内涝的特征。以“7·20”特大暴雨灾害暴露的问题为导向,针对郑州市主城区,提出了降低暴雨致灾力、提升工程防灾力、减小承灾体暴露度、增强城市承洪韧性等应对超标准暴雨洪涝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7·20”特大暴雨;暴雨灾害;洪涝特征;城市防洪;郑州市
2022 Vol. 32 (5): 5-10 [摘要] ( 644 ) HTML (1 KB)  PDF  (0 KB)  ( 215 )
11 郑州中心城区2021年“7·20”特大暴雨洪涝复盘模拟分析
喻海军, 陈小兰, 刘昌军, 穆杰, 柴福鑫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45
: 2021年7月17-23日,河南省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郑州市受灾尤为严重。为了支撑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的相关工作,采用洪水分析软件IFMS/Urban构建郑州中心城区暴雨洪涝模型,对中心城区积水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郑州市主要内河的水位情况,为揭示灾害成因和重构灾害情景提供依据及参考。
2022 Vol. 32 (5): 11-15 [摘要] ( 1000 ) HTML (1 KB)  PDF  (0 KB)  ( 217 )
16 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五龙口停车场内涝及地铁隧洞进水分析
臧文斌, 柴福鑫, 刘昌军, 尹岳明, 郝晓丽, 郑敬伟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55
五龙口停车场位于郑州市贾鲁河流域的五龙口明沟排水片区,区内涝水主要通过五龙口明沟排泄。经过调查勘测与资料分析,停车场场区地势较周边道路及街区明显低洼,郑州“7·20”特大暴雨过程场区积水主要为停车场场区及明渠起点上游汇水范围内涝水。研究构建了五龙口停车场内涝分析模型,由五龙口明沟排水范围地表二维水动力模型、五龙口明沟的河道一维水动力模型以及隧洞进水模型构成,并利用郑州“7·20”水灾调查结果对模型进行了合理性分析。为全面分析五龙口停车场挡墙倒塌、五龙口明沟西侧堆土与明渠起点盖板对五龙口停车场及周边积水、地铁隧洞进水影响,研究利用五龙口停车场内涝分析模型对4种工况情景展开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若五龙口明沟明渠起点附近不存在临时堆土、盖板,五龙口停车场挡墙不发生倒塌,环保路与蓝天路交汇口最大积水深度可降低0.35 cm,五龙口停车场进出场地铁隧洞的最大进水流量可减少约50%,进水总量可减少约60%。
2022 Vol. 32 (5): 16-22 [摘要] ( 632 ) HTML (1 KB)  PDF  (0 KB)  ( 206 )
       研究探讨
23 水系布局调整下城市防洪能力分析及引配水方案研究
丁华凯, 刘俊, 宋凯璇, 尹文昊, 周锴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304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影响,也增大了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为探究城市内水系布局的调整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影响以及城市水环境恶化的解决方案,以江苏宜兴市高铁新城为例,对原有水系布局进行调整、优化,运用MIKE11搭建了水系优化后的高铁新城水文水动力模型,对比水系布局优化前后各骨干河道的最高水位,分析水系布局对城市防洪的影响;并提出区域内可行的引配水思路,确定引配水工程规模,为城市水环境恶化提供解决方案。
2022 Vol. 32 (5): 23-29,54 [摘要] ( 389 ) HTML (1 KB)  PDF  (0 KB)  ( 215 )
30 基于SPI指数的长江上游多尺度旱涝特征分析
王乐, 訾丽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191
旱涝指数是实现旱涝监测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利用1961-2019年长江上游274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各站点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并分析近60年长江上游旱涝频率、强度、范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干旱事件多出现在秋冬季节,雨涝事件多出现在春季和冬季;长江上游不同范围的旱涝分布各有不同,全区域性的干旱和雨涝事件发生次数相当,区域性涝多于旱、部分性和局地性则是旱多于涝;长江上游各季节旱涝分布空间不均匀性显著,旱涝频率高值区呈点状零星分布,大范围旱涝频发区较为稀少,近年来长江上游西部趋于涝,而东部南部趋于旱,冬、春两季的变化较为明显,而夏、秋两季的变化趋势相对较弱。
2022 Vol. 32 (5): 30-37 [摘要] ( 377 ) HTML (1 KB)  PDF  (0 KB)  ( 219 )
38 基于Hydrus-1D模型构建代理模型的下渗计算应用
周奇, 钟小燕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181
Hydrus-1D模型在计算下渗过程中存在模型参数较难确定、计算时间长且不收敛等问题。应用Hydrus -1D模型计算下渗曲线,尝试在此基础上根据代理模型构建原理对输入与输出数据进行重构,建立表达输入、输出间函数关系的代理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效率和适用性,并应用代理模型在稳定降雨和变雨强条件下分别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稳定降雨条件下,代理模型计算的下渗率过程线与hydrus-1D计算的下渗率过程线较为吻合,而在实际的变雨强条件下,当降雨强度大于土壤下渗能力时,代理模型和hydrus-1D模型吻合,当场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突然变小,且降水强度小于土壤实际下渗能力时,代理模型并不能考虑土壤疏干的情况,计算土壤下渗率会有精度的损失。进一步对代理模型进行改进,考虑壤中流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后,代理模型能模拟出当降雨强度再次大于土壤实际下渗能力时,土壤下渗率会出现突变的情况。
2022 Vol. 32 (5): 38-43 [摘要] ( 377 ) HTML (1 KB)  PDF  (0 KB)  ( 225 )
44 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安化经验模式”
魏永强, 吕石生, 李永刚, 谭军, 杨扬, 王舟, 周翀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288
为探索可供湖南省其他市(县)借鉴的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经验,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安化县进行了试点作业,内容涉及组织方式、技术模式、成果样式等。通过试点,安化县形成了“以试点任务为导向、以专业队伍为依托、以既有成果为基础、以现场辅助调查为补充、以关键技术为引领、以成果应用为目的、以组织领导为保障”的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经验模式。该模式从水旱灾害风险普查任务需求出发,涵盖普查队伍组建、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辅助调查、数据支撑关系、关键技术应用、成果审核汇集等水旱灾害风险全链条普查过程,解决了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经验探寻的问题。实践表明,本次试点既解决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诸多难题和堵点,也为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达到了试点目标。
2022 Vol. 32 (5): 44-49 [摘要] ( 420 ) HTML (1 KB)  PDF  (0 KB)  ( 219 )
50 辽宁铁岭市暴雨洪水规律研究
梁冰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204
以辽宁铁岭市为研究区,采用空间分析、线性分析、可变模糊聚类等方法,从暴雨、洪水、产汇流、综合特征等方面出发,系统识别暴雨洪水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铁岭市最大24h降雨量120~350mm,暴雨日数8~21d/10a,大暴雨日数0.4~3.2d/10a,并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减;洪水年最大值流量多呈衰减趋势;铁岭北部昌图县以超渗产流方式为主,其余各县(市)以蓄满产流方式为主;铁岭市整体处于辽宁省暴雨洪水易发区和少发区之间,昌图县处于暴雨洪水少发区,其余各县(市)多处于暴雨洪水易发区。研究结果以期为铁岭市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支撑,对辽宁省乃至整个辽河流域防洪安全具有参考意义。
2022 Vol. 32 (5): 50-54 [摘要] ( 413 ) HTML (1 KB)  PDF  (0 KB)  ( 217 )
55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徐路凯, 张宝森, 岳瑜素, 冯兴凯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349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岸线长、工程量大、布置点多、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堤路结合工程、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对堤防工程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标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其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落实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技术手段。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需求,对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平台功能结构,重点阐述了岗位责任管理、工程巡查、维修养护等功能模块。针对当前大多数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时无法快速精准定位问题,本平台引入基于倾斜摄影的工程三维实景模型技术,并对其应用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
2022 Vol. 32 (5): 55-58 [摘要] ( 359 ) HTML (1 KB)  PDF  (0 KB)  ( 215 )
59 大辽河近30年潮汐变化规律分析
张双翼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305
大辽河流经鞍山、盘锦、营口3市,是辽宁省大洼、营口两个大型灌区的主要灌溉水源。大辽河系感潮河段,受海水潮汐影响,河水随潮汐规律性波动,水位呈现周期性变化。潮汐现象致使大辽河在不同时期含盐浓度有所变化,给灌溉取水增加了一定难度。以近30年洪水期上游来水量、营口站50多年最高潮位出现月份、日期为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了大辽河最高潮位变化规律以及上游来水量对潮汐、盐度变化的影响,为大辽河地区农业取水提供理论依据。
2022 Vol. 32 (5): 59-61 [摘要] ( 905 ) HTML (1 KB)  PDF  (0 KB)  ( 213 )
       “5·12”防灾减灾日专栏
62 国外灾害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张军伟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126
灾害教育是提升国民灾害防范能力,减少因灾害导致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在明确灾害教育概念和要素、阐述灾害教育价值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灾害教育和防范的具体做法,并从学校教育、社会力量培训、政府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分类梳理和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灾害教育和防范体系的思路与建议,即构建有机教育整体、突出灾害地域特点、结合场馆组织演练、构建立体防救体系等。
2022 Vol. 32 (5): 62-65 [摘要] ( 381 ) HTML (1 KB)  PDF  (0 KB)  ( 214 )
66 洪水期间城镇燃气安全运行措施分析
邹明铭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173
洪峰过境对于城镇燃气管网运行是极大的考验,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供区大面积的设备以及供区客户进行燃气停用、保护、维修和恢复,是对城镇燃气企业防控和应急管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归纳了洪峰过境前的城镇燃气管网防洪准备、气源调度和设备管理,洪峰过境期间的实时监控、应急抢险,及洪峰过境后的排水抢修、恢复供气中的特点、难点和重要因素。针对重庆“2020.8”洪水期间城镇燃气的防控和应急管理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做好洪水期间城镇燃气安全运行的对策建议。
2022 Vol. 32 (5): 66-69 [摘要] ( 355 ) HTML (1 KB)  PDF  (0 KB)  ( 212 )
70 抗旱背景下的行政应急权探究
田志, 李俊, 胡德胜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227
从很多指标衡量,干旱灾害都位居所有自然灾害之首,中国干旱灾害已显现加重趋势。抗旱背景下的行政应急权,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上可分为宏观管理类、增加水源类、用水管控类和征用私人财产4类;在学理上可分为抗旱应急强制权、应急指挥权和应急处罚权3种。多学科视角下,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分别为抗旱背景下的行政应急权提供了伦理、法律和政治基础。
2022 Vol. 32 (5): 70-74 [摘要] ( 382 ) HTML (1 KB)  PDF  (0 KB)  ( 217 )
       工作交流
75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重庆市防汛抗旱工作经验
雷宇宽, 成家英, 游文斌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26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面对异常气候表现出的巨大不确定性,重庆市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之灾,坚决打赢打好防汛抗旱硬仗,实现改革3年全市未决一堤,未溃一坝、未出现一起群死群伤事件,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重庆市防汛抗旱工作已由单一的部门防汛抗旱逐步转变为全面的社会防汛抗旱。分析重庆市2019-2021年水旱灾害基本特点,梳理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重庆市防汛抗旱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出12条需长期坚持的经验启示,以期推动新时期重庆市防汛抗旱事业再上台阶。
2022 Vol. 32 (5): 75-78 [摘要] ( 473 ) HTML (1 KB)  PDF  (0 KB)  ( 213 )
79 2021年极端天气应对对上海防汛工作的启示
环菲菲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277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多发,如何应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已成为各大中城市汛期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分析了2021年应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和202106号台风“烟花”带给上海防汛工作的启示,并从预警预报、预案和应急响应、防汛设施建设和隐患排查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上海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的对策建议。
2022 Vol. 32 (5): 79-81 [摘要] ( 439 ) HTML (1 KB)  PDF  (0 KB)  ( 223 )
82 辽宁省重要江河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与思考
闫旺, 孙成强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380
近年,我国多地区发生极端性、超标准大洪水,造成了区域严重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编制防御应急预案,提高超标洪水应对能力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由于超标准与标准内洪水的特点不同,应对和预案编制也有所不同。在对水利部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文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的相关技术要求,以浑河为例,总结了超标洪水预案编制的方法、思路和要点内容及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区域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022 Vol. 32 (5): 82-86 [摘要] ( 394 ) HTML (1 KB)  PDF  (0 KB)  ( 215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4008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706    投稿热线:010-68781008    订阅热线:010-68781624  68781887    
网站事宜:010-68781819    E-mail: cfdm2006@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