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巅连起伏的大兴安岭南麓,蜿蜒走出一条千里大江——嫩江。嫩江是一条由北而南流向的“倒江”,支流众多,且集中于右岸。嫩江流域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多雨。这种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决定了它不仅是一条美丽、富饶之江,同时又是一条多灾多难、桀骜不驯之江,夏秋季一旦有大雨天气,常形成暴雨中心,同时,由于各大支流的中上游多为易于产流的山丘区,产流量大,在历次暴雨或连续降雨中,各大支流的水量相继注入干流,形成干流的大洪水。惊心动魄的1998年嫩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这样形成的。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尼尔基水利枢纽被确定为国家“十五”期间重点项目、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并于2001年2月批准立项,并于2001年6月开工建设。饱受洪水肆虐和缺水困扰的嫩江两岸人民,终于盼到了尼尔基水利枢纽开工建设。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减灾工程,而且是东北三省大城市的水源工程、北水南调工程的水源地,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兼有改善下游航运和水环境,并为松辽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216.00米,校核洪水位219.90米,设计洪水位218.15米,防洪高水位218.15米,汛期限制水位213.37米,死水位195.00米,水库总库容86.1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3.6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9.68亿立方米。2013年8月,松辽流域发生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嫩江上游洪水超50年一遇,尼尔基水库6小时最大入库洪峰流量9440立方米/秒,水库最大下泄流量5500立方米/秒,削峰率达42%,将水库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削减为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干流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洪水,充分发挥了水库拦洪削峰作用,有效减轻了下游省(自治区)的防洪压力,为嫩江松花江流域防洪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尼尔基水利枢纽自运行以来,有效应对了嫩江流域2007年、2008年的连续严重干旱,为嫩江松花江流域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供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千百年来,嫩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如今,巍然壮丽的尼尔基水利枢纽拦江而起,嫩江之水在这里环旋婉转,形成碧波浩渺的纳文湖。嫩江,这匹野马终于被套上了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