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期刊
  预发表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下载中心 >>更多
  第十四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征文通知
  2022-2023年度全国典型洪旱过程应对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关于第27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减灾专委会和《中国防汛抗旱》编委会2023年年会通知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2023年特约通讯员会议的通知
  关于第26期防汛抗旱业务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第六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2-2023年全国典型洪旱过程总结和监测预报调度抢险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通知
  投稿版权协议
  十三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南昌研讨班
  昆明-24期培训班
  2022年增刊S1电子刊
  第四届智慧水利遥感应用高端论坛论文集
  第五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二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2023年订阅通知
  水利水电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创新 论文集
  智慧水利遥感应用与创新 论文集
  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海报
  城市水安全会议论文集2021
  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
  《中国防汛抗旱》订阅流程
  产品名录
  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报告
  风险分享
  第三届水安全与水管理分享
  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体例和排版模板
  中英文摘要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2022年 32卷 12期
刊出日期:2022-12-15

信息化建设
走进封面
综述
要闻聚焦
灾害调研
回眸 2022·水旱灾害防御
研究探讨
工作交流
 
       要闻聚焦
0 水利部会商部署北方河流防凌工作
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29日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乌拉特前旗)至头道拐(托克托县)河段全线流凌,首凌日期较常年偏晚9d。黄河即日起进入2022—2023年度凌汛期。11月30日黄河内蒙古河段三湖河口水文断面(乌拉特前旗)附近出现首封,封河长度15km,首封日期较常年偏早3d。12月20日,黄河下游山东河段出现首封,东营市垦利区清八断面附近封河1.3km,首封日期较常年偏早13d。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多次对北方河流防凌工作提出明确要求。12月14日,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主持北方河流防凌视频会商,视频连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和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研判近期天气形势和北方河流凌情发展态势,进一步部署防凌工作。
会商强调,做好2022年冬2023年春北方河流防凌工作意义重大,要锚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江河堤防不决口”的防凌工作目标,全力确保防凌安全,为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支撑。一要落实防凌责任。充分认识防凌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各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从思想、组织、技术、队伍、物资等各方面扎实做好各项防凌工作。二要滚动预测预报。水文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水情、冰情、河情、工情发展变化,强化滚动预测预报,加密冰凌观测分析。三要科学调度工程。黄委、松辽委要根据河道边界条件和水情凌情发展变化,滚动演算水库调度方案,加强骨干水库实时调度,确保封冻河段冰下正常过流和流凌河段平稳封河。水库管理单位要以防凌安全为第一要务,电调服从水调,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四要强化巡查抢险。黄委、松辽委要组织直属单位和有关地方落实巡查责任,前置抢险力量、物资和设备,强化对薄弱堤段和易出现冰坝河段的巡查防守,及时消除冰凌险情。五要强化河道清障。加强在建跨河桥梁、施工栈桥、运营浮桥等的运行管理,严格落实防凌责任,预报流凌时抓紧清除影响行凌的障碍物,避免因浮桥等卡冰引发严重凌情灾害。六要凝聚防凌合力。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和相关战区的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共同做好防范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和防凌新闻宣传。坚持防凌防疫两手抓,科学安排巡查测验工作,确保防凌工作正常开展。
2022 Vol. 32 (12): 0-0 [摘要] ( 265 ) HTML (1 KB)  PDF  (0 KB)  ( 109 )
0 水利部审定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国家级成果
日前,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主持召开专题办公视频会议,听取水利部水旱灾害风险普查项目组关于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汇报,审定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国家级成果。
会议要求,要抓紧修改完善普查成果,及时完成相关成果汇交。一是进一步核实重要统计数据,确保普查成果概念准确、逻辑合理。二是结合2021年、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际,对普查成果进行验证和适当补充。三是按要求尽快将相关普查成果汇交国务院普查办。
2022 Vol. 32 (12): 0-0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08 )
0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2022年编委和特约通讯员座谈会成功召开
2022年11月24日,由《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社主办的《中国防汛抗旱》杂志2022年编委和特约通讯员座谈会成功召开。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万群志出席并分别作了讲话,《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编辑委员会秘书长兼主编、水利部减灾中心主任吕娟作《中国防汛抗旱》杂志年度工作报告,《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编委会副秘书长、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技术信息处处长王为宣读2022年度优秀编委、特约通讯员、联络员的表彰决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魏向阳局长等30多位编委或代表发言,《中国防汛抗旱》杂志副主编梁志勇主持座谈会。
王章立指出,今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洪旱交叠、情势偏重。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秋粮作物时令用水需求目标,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强化会商研判、及时予以指导,强化“四预”措施、科学精准防御,精细调度水工程、充分发挥防洪效益,狠抓关键环节、减少人员伤亡,有效抗御旱情、保障供水安全,打赢了防汛抗旱两场硬仗。
王章立强调,《中国防汛抗旱》杂志在宣传我国防汛抗旱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和交流先进技术经验等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进一步提升杂志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服务大局,持续提高杂志影响力。要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宣传我国防汛抗旱相关法规制度、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以及行业科技进展、成功经验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准确宣传解读国家政策,密切关注并及时跟进宣传汛情旱情形势,做好中央和地方防汛抗旱重要工作、重大事件跟踪报道,宣传各地工作经验成就,增强现实指导性,提高杂志影响力。二是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继续优化策划和组稿约稿。要紧紧围绕防汛抗旱中心工作,充分挖掘业内焦点、热点和难点,多组织学术质量高、针对性强的栏目和重量级稿件。继续坚持特邀主编专栏等特色栏目,扩大特邀主编范围和专业范围。同时,调研了解读者、作者需求,及时调整内容策划,提高稿件的数量和学术质量,力争早日成为核心期刊。三是积极推进融媒体发展,增强杂志竞争力。要继续发挥传统期刊的资源优势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大胆创新更有效的媒体融合模式,尝试加大视频内容的创作力度,对行业重点工作、优秀人物、先进技术经验进行生动解读和科普,努力探索转型升级路径,拓展生存空间,进一步提高传播效率、强化宣传效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助力杂志发展壮大。编委和特约通讯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杂志发展献计献策。要确实担起辖区内相关部门、专家约稿组稿的重任;及时收集、整理本流域、本地区、本单位与防汛抗旱减灾相关的信息和新闻线索,向编辑部提供行业简讯。五是做好杂志的订阅工作,确保可持续发展。要高度重视杂志订阅,协调做好征订工作,努力增加订阅量,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影响力,支持杂志可持续发展。
万群志指出,近五年来,各级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围绕防汛抗旱工作,积极行动、通力协作,成功应对处置了一系列重大洪涝干旱灾情险情,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很多新的风险挑战,需要发挥各方面工作优势,凝聚更大工作合力。同时要加强规划引领和科技支撑,各地要积极谋划、上下协同,加快推进《“十四五”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实施见效,努力实现防汛抗旱事业现代化发展。《中国防汛抗旱》杂志作为防汛抗旱领域重要宣传载体、专业期刊和交流平台,可以在宣传政策举措、普及专业知识、引导科技创新、促进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希望各方面持续支持、共同维护,积极响应杂志约稿,帮助宣传推广,不断扩大杂志影响力。
2022 Vol. 32 (12): 0-0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0 KB)  ( 107 )
       走进封面
0 松古灌区——塘润良田 绵延千年
位于浙江省松阳县,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的松古灌区,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范。松古灌区以松阴溪干、支流为主要水源,以堰、塘、井等为调控单元,以圳、渠为传送单元,对灌区内水源进行引配水。在松古灌区,金梁堰、青龙堰、白龙堰、杨六郎塘、风水塘、刘家塘、天师渠、官塘井、兰雪井、青龙圳、白龙圳等千年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引水、蓄水、提水等水利工程,构筑了“堰塘井渠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雨季蓄水灌溉排涝,旱季山塘井泉补水,大旱不竭、晴雨兼顾,配合轮灌制管理,有序组织引蓄灌排,形成了符合现代水利工程理论的多级灌溉系统。灌区的形成,促进松阳农耕桑麻的发展,带来商旅的繁华昌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使松阳县享有“处州粮仓”之盛誉。这些古水利工程至今依旧气象万千,活力四射,像一座拥有强劲生命力的活态水利博物馆陈列在江南大地上。
从治水、管水到用水,松古灌区的建管机制科学完善。千年来,松古灌区先民以榜文、碑刻、文选等形式,翔实记录了“七三”立项、“民办公助”“借地建圳”等建设机制,以及“汴石分水”“定期轮灌”“圳田制”“堰董制、圳董制”“水权管理”等创造性的灌区管理机制。《百仞堰记》记载了明代周宗邠用“七三”法选择堰址,解决南北两岸旱涝纠纷,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展可行性研究。而在芳溪堰下游的“牛窦潭”有一巨石,形似潜在水中的“牛背”,先民观察“牛背”入水深浅,利用平水原理,预测旱涝,调度水务,是古代瓯江流域开展水文观测的最早实证。“汴石分水”则根据不同村落的用水需求,用标准尺寸的“汴石”,规范引水渠道长宽深浅,合理分配水量,巧妙解决了持续百年的取水纠纷。在水资源分配制度上,开创性实行“定期轮灌”,规范了用水秩序。清代榜文中,还记录了落实经费长效管理的“圳田制”,实现集体领导的“堰董、圳董”制,涵盖许可、变更、交易和保障的水权管理机制,还有破解建设用地难题的“借地建圳”,对灌溉面积精准核算的“民报官合”制。
这些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堰,历经千载雨雪风霜,在高坝如林的今天仍在发挥着作用,灌溉良田,防洪排涝,造福乡邻。2022年,松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22 Vol. 32 (12): 0-0 [摘要] ( 292 ) HTML (1 KB)  PDF  (0 KB)  ( 111 )
       回眸 2022·水旱灾害防御
1 2022年全国汛情旱情和水旱灾害防御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31
2022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洪旱交叠、情势偏重,珠江、辽河等流域发生大洪水,珠江流域东江、韩江和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气象水文干旱。面对严峻的汛情旱情,水利部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防汛和抗旱两手抓,落实“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绷紧“四个链条”,科学精准调度水工程,抓实抓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介绍了2022年全国汛情旱情特点、重点工作及成效,梳理了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内容,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2 Vol. 32 (12): 1-4 [摘要] ( 565 ) HTML (1 KB)  PDF  (0 KB)  ( 156 )
5 2022年全国山洪灾害防御
尚全民, 成福云, 刘洪岫, 路江鑫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24
2022年汛期,我国天气形势异常多变,极端暴雨过程频繁且部分落区重叠,山洪灾害防御形势特殊严峻、任务复杂艰巨。水利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会同各级各部门,超前安排部署应对,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了山丘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研究分析了2022年全国暴雨过程及山洪灾害情况,总结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情况,剖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2022 Vol. 32 (12): 5-8,74 [摘要] ( 39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1 )
9 2022年全国干旱及旱灾防御
黄慧, 杨光, 高辉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26
2022年,我国先后发生珠江流域冬春旱、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春夏旱、长江流域夏秋连旱,其中长江流域夏秋连旱为1961年有完整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等造成较大影响。介绍了2022年我国主要干旱过程及旱情特点,总结了干旱灾害防御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干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抗旱工作的对策建议。
2022 Vol. 32 (12): 9-12 [摘要] ( 482 ) HTML (1 KB)  PDF  (0 KB)  ( 152 )
13 2022年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徐照明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17
2022年,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形势复杂。面对严峻复杂的涝旱形势,在国家防总、水利部坚强领导下,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持续加强“四预”措施,有效应对了最罕见的极端高温、最持久的夏秋枯水、最严峻的蓄水压力及发生最早、持续最长的咸潮入侵,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取得了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胜利。
2022 Vol. 32 (12): 13-16,34 [摘要] ( 40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3 )
17 2022年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魏向阳, 董健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18
2022年汛期,黄河流域降雨分布不均,旱涝并存。流域内共发生19场强降雨过程,干支流多次出现明显涨水过程,11条支流出现超警戒及以上洪水,部分省(自治区)发生中度以上干旱,局地严重干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水利部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紧盯每一轮降雨洪水,科学精细调度水库群,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2022 Vol. 32 (12): 17-19 [摘要] ( 340 ) HTML (1 KB)  PDF  (0 KB)  ( 133 )
20 2022年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何琦, 林少喆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19
2022年,淮河流域强降雨过程频发,汛、旱、台风轮番侵袭,降雨总体呈“北多南少”格局,流域沂沭泗河水系发生多次洪水,沿淮及以南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旱情,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分析了2022年淮河流域汛旱情特点,从组织领导、扎实备汛、周密部署、科学调度、处置旱情、智慧防御、积极宣传等方面总结了工作举措,针对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提出了工作建议。
2022 Vol. 32 (12): 20-22 [摘要] ( 331 ) HTML (1 KB)  PDF  (0 KB)  ( 135 )
23 2022年海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高建文, 赵悦, 郭雪娇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20
2022年,海河流域汛情总体平稳,未发生超警戒洪水(或编号洪水),流域各河系骨干行洪河道涨水过程偏少,水势基本平稳。分析了2022年海河流域雨水情及汛情,介绍了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全面压实责任,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抓实“四个链条”,超前安排部署,汛期密集会商、科学研判调度,充分发挥水工程防灾减灾整体效益,坚决筑牢流域防洪安全屏障,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2022 Vol. 32 (12): 23-25 [摘要] ( 39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2 )
26 2022年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朱炬明, 吴珊珊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23
2022年,珠江流域降雨与多年平均相比总体持平,但时程分配不均,2021年冬至2022年春,珠江流域中东部遭遇60年来最严重旱情;入汛后,流域出现旱涝急转,西江、北江、韩江发生8次编号洪水并形成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介绍了珠江流域2022年汛情旱情特点,分析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以“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为目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抓实抓细各项防范措施,成功防御珠江“2022·6”特大洪水以及流域中东部60年来最严重旱情。指出了目前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2023年工作计划和建议。
2022 Vol. 32 (12): 26-28 [摘要] ( 31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2 )
29 2022年松辽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左海阳, 边晓东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21
2022年汛期,松辽流域天气形势异常,局地降雨强度大,降水落区重复,超警河流多,超警时间长,其中鸭绿江上游、饶阳河发生有资料以来第1位洪水,辽河干流发生1次编号洪水。分析了2022年松辽流域雨情汛情及特点,介绍了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提前谋划部署,全面压实责任,强化“四预”措施,科学精细调度等各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提出了2023年工作计划及建议。
2022 Vol. 32 (12): 29-31 [摘要] ( 35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8 )
32 2022年太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金科, 王洁, 李鹏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522
2022年,太湖流域片天气形势异常,太湖流域发生夏秋连旱,并遭遇多个台风强降雨袭击,东南诸河区旱涝并重。太湖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绷紧“四个链条”,强化“四预”措施,坚持多目标统筹调度,周密部署、积极应对,再次实现了“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支撑。
2022 Vol. 32 (12): 32-34 [摘要] ( 386 ) HTML (1 KB)  PDF  (0 KB)  ( 137 )
       综述
35 洪水预报误差修正技术研究进展
杨姗姗, 曾明, 田锐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49
误差修正是实时水文预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修正内容,介绍和归纳了误差修正方法的分类,并给出了每类方法在水文预报中常用的方法,对每种方法都给出了基本思路,对现有的误差修正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误差修正技术应用于水文预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22 Vol. 32 (12): 35-40 [摘要] ( 2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5 )
       信息化建设
41 基于数字孪生的松辽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探索
左海阳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273
针对松辽流域智慧水利建设工作,探索了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松辽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系统梳理了松辽流域水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松辽流域数据底板、专业模型、知识库以及预报调度一体化等数字孪生流域需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及松辽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松辽流域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供支撑,也为全国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2022 Vol. 32 (12): 41-47 [摘要] ( 27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48 数字孪生海河防洪“四预”应用需求分析
张洋, 刘福春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226
针对数字孪生海河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进行分析,介绍了海河流域防洪“四预”建设背景、防洪“四预”业务系统建设目标、海河流域防洪信息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用户需求、防洪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数据内容和业务功能及流程方面进行了需求分析,为下一阶段进行系统详细设计和系统建设提供需求参考。
2022 Vol. 32 (12): 48-52 [摘要] ( 33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4 )
53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研究应用及智慧化提升
李秀文, 王建, 赵向波, 张顺福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93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大坝建设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由信息化向智慧化循序迈进。基于河口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应用,对感知层构建、数据传输、数据应用及展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照智慧水利建设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从全面感知、先进技术应用方面提出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智慧化提升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面向智慧水利的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2 Vol. 32 (12): 53-57 [摘要] ( 27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2 )
       研究探讨
58 基于遥感的乌梁素海不同蓄水量对湖周影响分析
谭亚男, 刘杰, 李帅, 曲伟, 张婷婷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037
通过对乌梁素海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提取了乌梁素海及湖周土地利用情况;同时,利用高精度地形图、湖底高程等参考资料构建了乌梁素海湖周和湖底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提取了水面面积-湖泊容积变化曲线,进而分析了不同蓄水高程下的淹没范围,结合遥感技术提取的土地利用情况,分析了不同蓄水条件对湖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定量影响,以期为维持乌梁素海生态系统功能、合理规划乌梁素海治理提供依据。
2022 Vol. 32 (12): 58-61 [摘要] ( 2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62 三门峡水库渭河下游库区近期水沙及河道冲淤分析
张琳琳, 娄书建, 白少智, 冯普林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51
为反映渭河防洪安全状况,依据2002-2020年实测水文泥沙、河道断面等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运用以来渭河下游的水沙系列特点和河道冲淤特征。研究得出: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运用以来,渭河临潼站1000m3/s以上洪峰的洪水量级和场次均呈减少趋势,咸阳、华县站水沙特点为平水枯沙系列;渭河下游累积冲刷泥沙2.663亿m3,累积淤积量由原型试验运用以前的逐步增大变为逐步减小;临潼站水沙条件是渭淤13-26断面间河段冲淤的重要影响因素,渭淤13断面以下河段历年累积淤积体变化与汛后潼关高程升降是正向关系,相关系数为0.82。提出了加强河道整治规划建设和现有工程管护防守、进一步降低潼关高程、加强现有水库综合效益发挥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建议。
2022 Vol. 32 (12): 62-67 [摘要] ( 293 ) HTML (1 KB)  PDF  (0 KB)  ( 143 )
68 海南陵水县潟湖连通后水动力和盐度影响模拟研究
李水娟, 曹赞, 王玲玲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3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潟湖已成为人类水资源利用的组成部分。受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出以及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大部分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生态数值模拟可以快速、精确地建立湖泊水动力,分析水动力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和监测部门提供水质现状和模拟预测分析基础,以便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研究了湖泊在连通情况下的水动力和盐度的分布,进而分析工程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情况,为海南陵水县双湖(新村港和黎安港的两大潟湖)规划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相关的潟湖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2022 Vol. 32 (12): 68-74 [摘要] ( 281 ) HTML (1 KB)  PDF  (0 KB)  ( 146 )
75 病险水库溃坝洪水计算与应对措施——以山东省某水库为例
姜晓明, 王帆, 张大伟, 何晓燕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464
我国目前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病险水库,在局部极端降雨或其他突发情况下,依然有很大的溃决风险。以山东省某水库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逐渐溃模式和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溃口流量计算和洪水演进模拟,分析了漫顶溃决过程及影响并绘制淹没图,所得结果可为水库管理机构应对溃坝风险提供决策支持。
2022 Vol. 32 (12): 75-78 [摘要] ( 297 ) HTML (1 KB)  PDF  (0 KB)  ( 134 )
79 淠东干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石集航道口段洪峰流量计算与分析
时兆中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153
淠东干渠因石集航道口汇流范围内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重新计算洪峰流量,通过合理性分析确定了淠东干渠石集航道口处20年一遇、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根据计算结果和渠道运行安全要求,提出了淠东干渠石集航道口段渠道级别应调整为Ⅱ级、防洪标准应调整为30年一遇的政策建议。
2022 Vol. 32 (12): 79-81,88 [摘要] ( 267 ) HTML (1 KB)  PDF  (0 KB)  ( 138 )
       灾害调研
82 山西晋中地区“2021.10”暴雨特征与洪灾分析
吴伟伟, 胥涛, 高志强, 刘滨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083
2021年10月2-7日,山西发生大范围强降雨,晋中地区正处于暴雨中心,10月3-6日降水量193.4mm,达10月多年均值的5.5倍、年际的40%,是建站以来同期极值。为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了此次暴雨成因,再从雨情、水情、灾情分析了暴雨特征和洪水灾情,最后结合历史记载分析了10月洪涝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公元前362年至今晋中地区10月成灾记录仅11次;1958-2021年10月平均降水量34.9mm,呈波动上升趋势,增加速率1.711mm/10a;丰枯交替和连枯是10月降水的主要特征,降水年相对变率大,达到66%;10月与年际降水变化均存在26a的主周期,相关系数为-0.4027,呈反向实相关,并存在4a的滞后。此次暴雨洪水让水利工作者在指挥协调、预报预警、防洪调度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暴露了河道防洪、农田排涝、监测预警、信息化方面的不足。
2022 Vol. 32 (12): 82-88 [摘要] ( 30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4 )
89 以广东省为例分析2021年冬2022年春珠江流域旱情及对策
杜庆顺, 黄慧, 吴晓晖, 谢旭和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087
受有效降雨偏少、江河来水偏枯和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等因素影响,2021年冬至2022年春,珠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区域性干旱,其中广东省长时间干旱,旱情最重。以广东省为例对本次珠江流域干旱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应对旱情的主要对策,针对本次抗旱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提出建议,可为未来抗旱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 Vol. 32 (12): 89-92 [摘要] ( 322 ) HTML (1 KB)  PDF  (0 KB)  ( 139 )
       工作交流
93 安徽合肥市防汛抢险典型案例分析
谢每超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073
洪涝灾害是安徽合肥市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20年,巢湖流域发生超历史洪水,沿线堤防经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各类险情频发。通过对安徽合肥市漫溢类,渗漏、管涌、漏洞类,裂缝、滑坡、跌窝类典型抢险案例总结,得出主要出险原因,提炼抢护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参考。
2022 Vol. 32 (12): 93-96 [摘要] ( 2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3 )
97 二维码技术在无锡市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徐国荣, 宋伟新, 杨勇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21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锡市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中心利用二维码技术获取相关业务信息并即时通信、交互协作。该技术的应用让业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让单位管理更加高效、便捷,有效提升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二维码技术为做好城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城市防汛抢险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2022 Vol. 32 (12): 97-100 [摘要] ( 30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0 )
101 秦淮河流域水利治理现状分析
闵克祥, 何琴, 刘建龙, 朱慧, 顾昊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036
对秦淮河流域发展和历史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讨论秦淮河流域在防洪除涝、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水利治理现状,对流域防洪能力进行分析,针对流域水情出现的新变化及现状水利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流域治理“渗蓄滞、扩外排、引提活、管护修、优调度”的总体思路,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扩大下游入江通道、完善流域水资源调配、加强水功能区管理、科学调度水库闸泵工程等方面提出水利治理方向和解决办法,切实提升秦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能力。
2022 Vol. 32 (12): 101-105 [摘要] ( 290 ) HTML (1 KB)  PDF  (0 KB)  ( 136 )
106 天津市抗旱减灾防御对策及建议
侯亚丽, 夏岢, 孙甲岚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2376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和国际化港口城市,也是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天津市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短缺诱发干旱,严重影响城市生活、农业生产及生态水环境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分析天津市干旱情况,从干旱特点、干旱成因及干旱影响等方面阐述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抗旱减灾工作中实际情况,提出未来抗旱减灾对策及建议。
2022 Vol. 32 (12): 106-109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0 KB)  ( 144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4008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706    投稿热线:010-68781008    订阅热线:010-68781624  68781887    
网站事宜:010-68781819    E-mail: cfdm2006@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